今后购房将不会再追查名下房产对楼市产生多大影响有待市场验证。
昨日上午,沈阳召开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本以为会发布沈阳限购松绑消息的20余家媒体没有等来这一消息,甚至会后媒体的追问也没有得到回答。
在此前的秋季房交会新闻通气会上,沈阳市某主管领导向展会涉及的各单位和各新闻媒体透露,沈阳市已经取消了限购,这一消息将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对外公布。沈阳市房产局在昨日发布会后通知媒体,今日将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内容是“相关政策解读。”
虽然没有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没有明令文件,但楼市限购政策确实已经在市场中松绑。
昨日,沈阳房地产权属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购房者解释,今后购房将不会再追查名下房产。“二环”、“限购”、“外地人”等关键词不存在了。另一名工作人员称,原来外地人购房必须提供的纳税证明和社保证明也一并取消,只需要提供3个月以上的在沈居住证明,到社区就可以开具。
一位房产经理人也证实,实际操作中限购政策已基本松绑。“二套房完全可以购买,没有什么限制。”该经理人表示。
新华社报道也证实了限购松绑的消息,报道称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三亚、南京、西宁和兰州等9个城市限购尚未松绑,而其中不包括沈阳。
今年6月以来,“解限”消息不断传来。有媒体消息称,沈阳限购松绑,本地人和外地人可购多套住宅。但相关部门又紧急公开澄清,称没有明确发文取消,但局部确有微调。
住建部曾表示,各地的限购政策可以自行调节,可根据自己实际、结合中央宏观政策,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维护市场稳定。
随后的两个月内,全国约36个城市出台了限购松绑政策。杭州限购政策取消后,相关数据显示,8月主城区共计签约二手房套,创今年成交量榜首。
业内人士称,历时3年多的沈阳房产限购如今松绑,对楼市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有待市场验证。其实沈阳曾经多次出台限购政策,年出台了对二环内的限购政策。年4月,限购政策从二环扩至全城。同年11月,沈阳市政府再次下文,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相关证明的年限门槛。
盘点全国限购“松绑”城市
1全面松绑限购
代表城市:呼和浩特、太原、济南、海口、合肥、温州、佛山、长沙
作为首个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呼和浩特可谓集中了此类急需全方位松绑限购以达救市目的的城市特点。其基本特征是限购前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供需两旺,而在限购政策落地后,当地房地产市场立即失去了强有力的投资需求,而本地需求明显不足以支撑当地楼市,供过于求的局面日益显现,楼市面临高库存压力。
2松绑部分区域、户型
代表城市:苏州、武汉、厦门、西安、杭州、无锡
这种定向式松绑是基于当地市场而做出的有针对性的限购疏导,其背后动机大多是在不破坏现有调控成果的前提下,用政策微调的方式,加速库存去化和带动市场成交,从而为下一阶段全面松绑限购做好准备。
代表城市:天津、南昌、宁波、杭州
在各地的住宅限购政策中,不乏仅将部分区域划入限购范围的城市。而在各地限购政策松绑之时,也有不少是先从部分区域“试水”取消限购的城市,譬如天津(购房者只要滨海范围内无房,即可在滨海新区购房)、南昌(仅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四个老城区执行限购,其他区域均不再受套数限制)、宁波(仅购买海曙、江东、江北中心城区套型在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保持限购)。
专家:限购松绑有助于消化楼市库存
目前,国内数十个城市陆续放松或完全解禁“限购令”,并带来近期成交量的小幅回升,与此同时房价环比下跌的幅度也在收窄,引发人们对限购令取消会否带来房价反弹的担忧。不过,在部分房产专家看来,取消限购对楼市去库存化会有帮助。
有市民表示,“取消或松绑限购”并不能直接刺激到他们的购房欲望。客观讲,多数人还处在观望状态,“目前,房地产形势变数很大,没有特殊情况,多半不会考虑近期买房。”
而一些刚性需求的购房者则表示,即便不松绑限购,他们也会根据自己需求,购置房产。孙女士孩子今年上三年级,手中有两套房子,打算在皇姑区购买一处学区房,她表示,这也属于一种刚需吧,目前的学区不好,为了孩子上好初中,肯定购买一处小点的学区房。
市场情绪渐现乐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说,放开限购后,很多城市的成交量虽没有大幅提振,但也确实出现了环比正增长。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部分此前已达成协议但未备案的成交量,开始集中在网签平台反映出来了。第二、降价促销的动作还在持续,市场预期也发生了转变,所以购房者积极入市。
他表示,从房价角度看,依然是一个以价换量的策略,所以房价下跌和成交量上升是一个并列的现象。房价能否上涨,关键看成交量能否快速提振。从目前情况下,看跌情绪和看涨情绪处于一个制衡的状态,所以预计房价走势应该是在近几个月环比跌幅收窄,市场悲观情绪会逐渐为乐观情绪所取代。
严跃进说:“从目前很多放松限购的城市来看,库存去化速度有所加快,这固然有统计方面的原因,但不排斥未来此类库存去化周期已接近顶部,换而言之,未来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会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增加。对于沈阳这样的城市,因为库存量偏大,去化周期也会因此拉长,即使有限购松绑的利好以及城市基础好,但未来一段时期如何消化库存仍是开发商的主要任务。”
反对无底线取消限购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说:“从对取消限购城市的市场监控来看,去库存化表现一般,个别城市的成交有些环比上涨,实际是部分因限购禁锢的部分需求未能成交,而在这一时期集中释放,是一种伪繁荣现象。本轮房价调整的主要矛盾是供需市场的调节,除了北上广深等供需关系仍扭曲的城市,其余明显供过于求的城市,取消限购‘天塌不来’。”
陈晟认为,取消“限购”体现了政策层面坚持市场化的方向,但不赞成限购无底线地放开,要解决供需矛盾,达到供需的动态平衡,条件是市场要具备应对调控好的心理状态。
“真正要避免的是定向宽松变成全面宽松,目前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断吹风,鼓吹救市是提振经济、稳增长的不二选择,并寄希望于银行限贷的放开,假如银行限贷放开,不仅将导致前面的努力功亏一篑,而且会导致影子银行再次入市,后果不堪设想。”陈晟说。
陈晟表示,在某种意义看来,限贷政策的不放松,制肘了各地方取消限购的实际市场效应,未来房贷政策是否变化才是主导房地产市场的关键所在。
对改善型购房者是利好
沈阳市某大型房产中介机构市场部相关负责人称,只听说有取消限购的消息,但没有官方发布相关政策,具体内容并不明朗,但取消限购是个好消息。
在采访过程中,该负责人介绍,取消限购,最直接的影响是居民可购买多套房屋,增加整体购房需求,从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购房客户的数量。
但该负责人表态,在沈阳,单纯取消限购对房地产市场起不到绝对性影响,“对于一些改善型客户来说,有地域要求的,才会有影响,但这些人群毕竟不是现在购房市场的主力客户,限购与否,对刚性需求的客户而言,影响要相对低很多。”
本地多家房产中介已在操作
昨日记者随机走访市内多家房产中介机构,关于“沈阳取消限购”的消息,在口径上存在一定分歧。一方表示,目前,沈阳房子随便买,限购已经取消;另一方却说,没有官方发布,政策尚不明朗。
“买,随便买,有房子也没事,外地本地的无所谓。”沈河区某房产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说,沈阳限购政策已经暗地里取消,已经按新标准操作一段时间了,但该工作人员未对具体的政策条款做详细介绍。
记者走访过程中,表示房产限购政策取消的中介机构超过半数,多表示购房套数不再受限制,或非沈阳户籍居民无需再提供纳税证明,总之,在他们眼中,沈阳限购已经取消。
另有一小部分房产中介机构对此显得严谨。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房产中介结构表示,政策变换频繁,近期没有购房者,对最新政策并不了解。
沈银行放贷未现松绑迹象
二套房首付最低六成利率至少上浮10%
尽管有着“限购令”放松的利好,但对许多利用贷款才能买房的普通工薪族,由于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也只能是望楼兴叹。
昨日,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沈城多家银行获知,房贷政策未见放松迹象:二套房首付最低六成,利率至少上浮10%;而三套房贷仍处于停贷状态;甚至有部分银行暂叫停了二手房贷业务,一些外资银行也追随中资银行的脚步,将去年尚有优惠的首套房贷,也回归基准利率甚至上浮。
部分银行“认房也认贷”
一国有银行南湖支行信贷负责人表示,他们仅对合作楼盘的顾客提供房贷业务,首套房执行基准利率没有任何折扣,如果客户存在个人信用不良等情况,还会考虑做利率上浮10%处理;二套房贷原则上利率最少上浮10%,三套房彻底不受理贷款业务。
“我们也听说取消限购令的事,但我们银行系统在央行没有对房贷政策做出调整前,不会对现有政策进行改变,在对房产套数的认定上仍然以家庭为单位,比方说,你名下有套房产不管婚后还是婚前,现在以你妻子名义购房也算二套房,不能享受到首付三成和利率基准的政策。”这位负责人说。
而另一家银行沈阳分行个贷部副总刘铁(化名)表示,在对家庭房贷数量的认定上,他们坚持“认房也认贷”,通过征信系统查询到凡是家庭已经利用过银行贷款购房超过两次,则不予放贷。即使个人利用过两次银行贷款买房,眼下这两套房产事实上已经转让出售,想再次申请贷款也不可以。对于记者的疑惑,对方强调“差别化房贷政策就是倾向满足和支持首套房贷客户的贷款需求”。
在记者咨询的6家中资银行中,均表示房贷政策没有变化,首套房贷利率全为基准利率,二套房贷利率上浮10%至20%。一家国有银行表示,从今年5月起,一度对白金客户执行的首套房贷最低95折基准利率优惠,也一并取消执行基准利率。
外资银行也收紧房贷
去年,一些外资银行为抢占房贷市场,在中资银行普遍收紧房贷的背景下,对客户利率优惠,首套房贷甚至最低可享85折基准利率优惠,让不少沈城市民占到了便宜。不过,这一状况今年则明显反转。
沈阳北站附近一外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从今年5月起首套房贷不仅没有优惠,还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即使是银行认定的优质客户也不能享受特殊政策。而另一家外资银行表示,今年年初时的确尚有首套房贷优惠,目前已回归基准利率,而且只限合作楼盘的房贷申请,并不接受其他客户个人申请的房贷。
昨日,一家外资银行沈阳分行人士向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证实,该行目前已经叫停了房贷业务,“新政出台具体时间不详,但不超过半年”。
一家国有银行个贷部人士表示,以建行、农行、工行为代表的中资银行,统领了沈阳商业房贷市场的95成以上,即使有外资银行实施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对沈阳房贷市场的影响也可以忽略。
房贷利润被视鸡肋
曾被银行视为优质业务的房贷,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受重视程度也在降低。
“个人住房贷款年限太长,利率上浮空间小,而且因零散所带来的审查核发等管理成本高,银行更愿意做些大项目的贷款,或者倾向利润更高的企业经营贷款或消费贷款,时间短而且利润更大。”刘铁道破了房贷被轻视的原因。
一股份制银行沈阳分行零售部负责人表示,从年起该行就逐步收缩房贷业务,除个别配合房产开发项目给予客房贷款外,二手房贷则完全被关闭,分行开发的面向个体经营者的小微贷,成长则非常快,从首年的1亿多元增至次年的4亿元。这类商业经营贷款,利率一般会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至40%,甚至更高。
这位负责人坦言,该行逐步放弃房贷市场,一来是这个领域自己并不具备优势,市场已被其他行占据主导;二来是为拓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以便在相对空白的市场占据先机,不同银行差异化经营并选择经营重点,有利于树立自己的特色。
74.3%沈阳人支持限购松绑
在被问到“您支持自己所在的城市‘限购松绑’么?”时,近2/3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其余则表示反对。有74.3%的沈阳受访者表示支持限购松绑,排在7个城市之首。
调查显示,33.3%的沈阳受访者认为现行政策下,房价今后将会稳中有升。其次,也有约3成的沈阳受访者相信房价会稳中略降,16.2%的沈阳人认为今后房价不会变,7.6%的沈阳受访者认为房价接下来是时升时降,出现波动。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居民房价“看涨”信心比其他城市要高,14.3%的北京居民、8.6%的上海居民和6.7%的广州居民认为房价会持续涨;41.9%的北京居民、50.5%的上海居民和46.2%的广州居民认为房价会稳中有升。
沈阳市限购政策路线图
二环内限购不足5年征税首付六成
沈阳市2月25日印发执行的《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涉及了暂时限购、住房保障、信贷税收、土地供应、落实地方责任、市场监管和舆论引导等十二方面内容。《通知》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坚决执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通知》中明确,沈阳的限购政策仅暂时局限在本市二环区域内。对已拥有一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二环区域内向其售房。
《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市地税局要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
《通知》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
《通知》强调,今年沈阳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不得低于前两年年均实际供应量,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监管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查处力度。严格土地竞买人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
《通知》再次强调,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要通过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方式,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合理确定租金水平,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沈阳限购范围扩至全城
“国五条”沈阳版细则规定,在沈阳行政区域内,已拥有1套住房的沈阳户籍居民家庭(含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可再购买1套住房;能够提供在沈阳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沈阳户籍居民家庭,可购买1套住房,购买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二套首付提高到65%相关证明2年以上
11月25日晚6时左右,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通过沈阳政府网站公布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共8条主要内容,对在沈购房若干政策进行了调整。
居民家庭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65%。
将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住房需提供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年限由1年以上提高到2年以上,即能够提供在本市2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购买1套住房。购买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继续保持住宅用地供应全国领先水平,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棚改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比重达到75%以上。密切监控土地价格,严防高价地扰乱土地市场。
严格审查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建设进度,多层建筑应封顶,高层建筑应建设到总层数的2/3以上。未达到上述要求的,不予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取消房产名下审查
之前购房前必须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审查名下房产,今后购房将不再查看名下房产。
降低外地人证明门槛
之前要求外地人在沈购房,必须出示一定年限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目前这一要求调整和降低。外地人在沈购房将更为便捷,时间缩短。(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兰晓玉王琦胡海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